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是:德福心理 >> 儿童青少年研究所 >> 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 >> 做事磨蹭

心理学家看拖延(一)

添加时间:2013/9/5   来源:德福心理

提起拖延,其实大家并不陌生。比如,手头的工作任务一定要等到上交时才想着去完成;衣服要等到没有可以再换穿的才去洗;水龙头漏水一年多了还没换掉等等。

   

                                   德福心理咨询师卫飞虎

 

    提起拖延,其实大家并不陌生。比如,手头的工作任务一定要等到上交时才想着去完成;衣服要等到没有可以再换穿的才去洗;水龙头漏水一年多了还没换掉等等。拖延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和危害。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通过合理利用时间来战胜拖延的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练习预测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的能力。因为对任务完成所需时间的高估和低估都会造成拖延。前者是由于感觉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很长,会产生任务量过大的感觉,于是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导致往后推迟任务;后者是由于感觉任务很好完成,于是可能会将其拖至最后期限,这同样导致拖延。

 

   “瑞士奶酪法”,即重视零碎时间的利用。这种方法有很多好处。比如,相对于等待大块时间的出现,零碎时间出现的更为容易。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消极的等待,甚至是永远的等待。此外,利用零碎时间的同时还让人有了一种时间限制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帮助我们克服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拖延者经常会等待某一个时间段,在这一时间段他将集中精力,迅速完成任务。而实际上,这样的时间段和这样的高效状态很难等到,它们同时出现的概率更小,于是拖延就一直存在。

 

    留出娱乐休闲的时间。拖延者在完成任务时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但实际上,他们在娱乐休闲方面也同样存在不妥。他们要么是感觉自己在娱乐的时侯其实是在逃避一些任务,或者甚至不允许自己留出时间进行娱乐。其实,只要是合理的时间安排,这样的娱乐就是有正面意义的。但是有拖延习惯的人往往不善于规划,不喜欢提前安排时间,而是利用娱乐来拖延任务,所以他们往往不能尽兴地放松,或者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放松时间。俗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只有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闲,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否则,将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不允许自己休闲——感觉疲乏——拖延——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没时间休闲。这样的结果就是,任务经常不能及时完成,人还总是陷入疲倦,时间长了心情也会非常压抑。

相关文章
快速导航
下属机构
youcetu
德福观点
相关案例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