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是:德福心理 >> 儿童青少年研究所 >> 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 >> 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是一种人格障碍

添加时间:2012/1/11   来源:德福心理

反社会行为与亲近社会行为的定义概念,反社会行为的利弊原因,反社会行为如何减少,以及反社会行为如何治疗。

反社会行为是一种人格障碍

亲近社会的行为,就是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言行,包括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和善、助人、参与一切有利于社会想好的方向发展的事情等。与此相反,反社会行为是一种攻击他人或反社会的行为,对社会有消极作用。例如暴力行为、侵犯或攻击行为、伤害他人和破坏社会秩序等。

近些年来,一些反社会行为事件频繁发生。如贵州瓮安骚乱事件,上海袭警事件等。这类反社会行为,极易引起社会的不安,公众的恐慌。因为反社会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施害对象往往是无辜的第三者,整个过程往往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无法在生活中有效预防,因此社会危害极大。

反社会行为明显呈高发趋势,严重的社会不公,救济渠道不畅,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是反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诱因。但也与反社会行为个人的极端人格有着密切关系。反社会犯罪的当事人,多数在人格上都有一些缺陷,例如极端,固执,狭隘等等。这些人一旦遭受挫折,遭遇不公正待遇,缺陷性格就会把这些问题无限放大,出现极一些极端想法,并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宣泄到整个社会,从而引发极端社会事件。

要想减少这些反社会行为,除了从社会层次上减少社会矛盾以外,还要尽量减少出现这些反社会人员。这就需要每个家庭为孩子的成长创立一个和谐的氛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量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和爱护,避免孩子成长过程中形成缺陷性格。

北京心理咨询德福心理儿童青少年研究所专业咨询反社会行为,德福心理专业十六年专家承诺,反社会行为心理咨询无效退款。

 

相关文章
快速导航
下属机构
youcetu
德福观点
相关案例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