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眠症: 老年人睡眠时间减少,深度变浅及昼夜节律的改变是一种常见现象,但由于心理因素的改变、躯体疾病、精神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及其它精神疾病等)、药物影响(抗高血压药、抗巴金森药、内分泌激素、消炎药及支气管扩张药等),还有酒精及咖啡饮料等均可引起老年患者入睡困难、早醒及睡眠中多次醒转,失眠成为患者的主要诉述;自感睡眠质量不好或睡眠时间太短,并影响白天生活、工作和学习,如白天易瞌睡、缺乏精力、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易激惹,以及头痛、头昏等。 失眠症的治疗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查明原因,采用针对性措施:一旦找到影响睡眠的原因,应分别加以解决。若是由体疾病所致,又不可能在短期内治愈时,至少可设法尽量控制症状,以减少对睡眠的影响;假如与某种治疗性药物有关,则可以换药物的品种或加服少量镇静安眠药物;若是精神疾病所致,则必须治疗原发病,才能使睡眠改善。
2、注意睡眠生理并养成良好习惯:人类睡眠是受睡/醒节律影响的,一旦形成习惯就容易使睡眠与醒觉的节律固定下来,有利于促进睡眠,所以要养成定时入睡和起床的生活作息制度。应避免在床上做其它活动,如看电视、谈话、进食、看书、考虑问题等。如卧床后不能迅速入睡,则可起床稍微活动,等再有睡意时再上床,目的是使床与睡眠形成条件联系。睡前最好作一些有利于睡眠的准备活动,如刷牙、洗脚或洗澡,喝杯热饮料,但避免过饱,不作剧烈运动,不在入睡前作大量体力和脑力活动,即使头天未睡好,也要避免白天补睡。
3、心理治疗:心理因素在失眠症的形成过程中关系密切,往往开始时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失眠,但以后因怕失眠而在入睡前就产生焦虑,这样就更加重了失眠症状,造成恶性循环。因此首先要消除焦虑情绪,学会放松自己,建立自信心,失眠终究是会康复的。
4、药物治疗:应用催眠镇静药物治疗失眠时,应特别注意药物蓄积作用,也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依赖的戒断反映,因此要避免长期使用。
二、老年期躯体化障碍:
老年期躯体化障碍指老年人反复诉说自己躯体不适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经反复检查未发现异常,并给予解释仍不能打消病人疑虑,病人对疾病表现过分担心,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各种形式的疼痛,而症状的发生常与环境因素及心因冲突有一定联系,但病人往往予以否认,坚持认为自己的疾病是躯体性的,希望得到周围人的重视和照顾,当病人情绪低落或面临不易解决的矛盾时,疼痛的症状就会加剧,此类老年人在青年时往往也存在疑病倾向和过多注意自身躯体变化的特点,焦虑和抑郁常伴随在一起,这种情绪经过治疗后可以改善,躯体化障碍也会获得改善。
躯体化障碍的治疗:首先应作出正确诊断,排除可能存在的器质性躯体疾病或其它精神障碍,然后医生会针对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给予对症处理,支持性心理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基础,医生会详细了解病人的性格特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疾病的性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并引导患者把注意力从对自身的关注中转移向外界,通过参加工娱疗和社交活动逐渐从疾病观念中摆脱出来。
三、老年期焦虑症:
焦虑症是老年期的一种常见病,主要是老年人担心失去控制和期待危险或不幸的到来,伴有紧张不安,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差和无法松弛等,具体表现为:①主观感受:患者感到恐惧,害怕,期待着危险或灾难的降临,甚至出现怕失去控制而发疯或濒临死亡的威胁,注意力不能集中,有失去支持和帮助感;②认识障碍:在急性焦虑发作即惊恐时,可出现模糊感,担心即将晕倒,思考较为简单;③行为方面问题:因注意涣散而出现小动作增多,东张西望,坐立不安,甚至搓手顿足,惶惶不可终日,容易激惹,对外界缺乏兴趣,因此造成工作和社交中断;④躯体症状:躯体不适常是焦虑老人最初出现的症状,可涉及任何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系统,常有心悸,脉快,胸闷,透不过气,口干,腹痛,便稀,尿频和大汗淋漓等。
对老年期焦虑的治疗: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老年期焦虑症采用的是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即心理与环境治疗相结合原则:①药物治疗一般采用短效的苯二氮杂卓类,如舒乐安定,佳静安定,罗拉等药;②抗抑郁剂一般采用三环与四环,抗抑郁剂均具有抗焦虑作用,尤其对急性焦虑惊恐发作有效;③β阻滞剂心得安对某些老年期焦虑与激动有很好疗效,抗组织胺苯海拉明对轻中度焦虑冶游很好的疗效,非药物方法包括心理治疗与环境因素,而认知行为治疗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对老年期焦虑症的常规治疗方法。